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推动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2月4日,由四会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四会市衡立实验学校、肇庆市衡立高级中学、广东省高新技术高级技工学校四会校区承办的2024年四会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公益大讲堂第一场在四会市玉城学校开展。
本次讲座作为2024年四会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由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周励老师主讲,旨在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周励老师为南开大学学士,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研修生,正面管教资深导师、心理健康指导师,青少年优势潜能测评指导师,青少年成长规划指导师,育儿畅销书《陪孩子走过青春期》作者,也是肇庆市衡立高级中学“家校社共育”指导专家。
青春期:探索与挑战并存
讲座伊始,周励老师通过小调查的形式,引发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关注和思考。周老师通过现场举手互动的形式为家长们从父母烦恼、孩子评价、父母反思三个视角抛出了10个小问题,快速引起现场家长的共鸣和思考,并现场为大家科普了青春期是孩子的阶段特征。青春期是孩子完成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伴随着身体和情感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探索自我,并开始挑战家庭价值观。
随着最后一个互动问题的提出,几乎现场所有家长都参与了举手互动,并且三分之一以上为男性家长,为此周励老师给出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每一位家长的觉察和重视是孩子家校共育系统中的重要支持,也是青春期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保障。
沟通健康,感恩有你
周励老师强调,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要掌握“少言”、“连接”和“启发”三大大法宝——
在为大家提供每一个指导策略目标之后,周励老师还贴心地将原则细化为可执行的行为方法,让家长能更精准地获得实操和体验。
情景体验:语言构建你我之间的距离
在为大家进行理论讲解之后,周老师邀请了家长进行现场情境体验,随着周老师更换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家长体验青春期孩子在互动中感受到的正向和负向评价,从而拉近或疏远实际空间占位的距离。家长通过互动不仅感受到了语言对亲子关系的内在距离影响,还给出了自己作为家长容易忽略的感受,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错误方式有一些沉默的反抗方式,如果自我觉察不够就很容易把它变成更进一步的问题变得难以改变。青春期稍纵即逝,但是对亲子关系和孩子影响确实持久弥远。
周励老师分享了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互动模式,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和模板,要保持对自我和孩子的观察和觉察,构建一个良性友好的互动模式需要是爱和耐心,重点关注在关系的模式和视角之上,而非表现出的症状和个体行为。“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周励老师在最后补充了家庭关系的评估策略和自检方式,如审查关系,评估目前是建立关系、恢复关系还是已经有很好的关系。最后大家对周励老师给出的金句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内容也圆满分享结束。
最后玉城中学德育主任张卫星主任分享了作为教育者和家长与青春期孩子互动中的亲历感受,青春期孩子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对于家长既是挑战也是家庭共同成长的关键时期,相信通过这次学习,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群体都能获得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四会市玉城学校领导和家长表示讲座精彩实用,周励老师凭专业知识与经验,剖析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讲解沟通方法,贴合家长需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男家长参与度颇高,家长们认真听讲且踊跃上台互动,七(4)班王欣冉妈妈表现尤为突出,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
四会市教育局的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后续将给有需要的家长发讲座直播回放链接,扩大受益范围,助力家庭教育。
同时有意向的家长也可以扫描服务需求二维码问卷获得更多支持信息,并加入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群。
接下来,四会市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公益大讲堂还将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攸佳宁,婚姻家庭咨询讲师、 正面管教导师、衡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特约导师、“家校社共育”指导专家高广方等国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针对四会市的孩子和家长开设《快乐沟通 高效学习》、《走出网络迷雾,做电子产品真正的主人》、《大手拉小手:从占领到引领的家庭合作》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信息判断能力,提升家校共育能力。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从业者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本次讲座,大家收获了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也更加明确了陪伴孩子成长的责任和意义。相信在家长们的关爱和引导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
END
撰稿丨朱希涛
排版丨徐远红
文章审核丨侯丽萍
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是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管,在广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由热心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媒体公益人士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全社会监管的社会组织。
♥愿景: 致力于家庭和睦、学校和美、社区和谐。
♥使命: 通过搭建家庭、学校、社区多方沟通的平台,普及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打造和谐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工作原则: 实事求是、创新、可复制、宜推广、参与式(1 5 字方针)。